全部 ALL

2025

点亮城市新“夜”景 让夜间旅游蓬勃发展

点亮城市新“夜”景 让夜间旅游蓬勃发展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预计到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的整体消费将达到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在最近举行的“2024中国夜间经济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夜间旅游这一概念自2018年提出以来,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小范围的尝试,逐渐扩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成为了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夜间旅游经济:城市活力的新动力

夜间旅游经济如今已经成为推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开放度、便利性和活跃度。以深圳福田区为例,2023年福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00亿元,连续19年占据深圳第一的位置,而夜间旅游经济占比更是超过了60%。

福田区为了提升夜间经济,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比如,在中心城区打造了一场场震撼的灯光秀,43栋摩天大楼成为了光影艺术的舞台,成为了市民和游客的必打卡之地;东部通航推出了“湾区有福,见圳奇迹”主题低空游览项目,夜航和日航线路让游客从空中领略深圳的魅力;此外,福田区还首创了以节庆文化带动街区发展的方式,打造了网红街区,举办了上千场巡游和互动活动,成功提升了商圈的人气与消费热度。每到周末,福田区的“夜八点”演出更是成为了都市夜生活的新标配。李世清表示,随着深圳体育中心的改造完成,必将带动更多夜间文化和娱乐活动,为夜间经济注入新动力。

深圳福田区凭借这些创新举措,成功入选了“2024夜间经济优选城区”,与北京朝阳区、青岛市市南区等多个地区一同获得了这一殊荣。

打造夜间旅游的“光影名片”

北京朝阳区在2024年举办的灯光节期间,也展现了城市夜间经济的巨大潜力。朝阳区通过光影艺术、游船体验、非遗文化和创意市集等元素,将夜间旅游打造成了融合城市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独特体验。近300场活动吸引了超过1200万人次的游客,商圈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8亿元。

在青岛,夜间旅游经济同样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模式。青岛市的“夜游浮山湾”航线和“海上有青岛”旅游演艺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的参与。特别是在“里院喜剧节”和大型旅游演艺的加持下,青岛的夜间旅游成为了拉动经济消费的新引擎。

夜间旅游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然而,夜间旅游的发展也并非没有挑战。湖南旅游集团的杨宏伟指出,尽管夜间经济在多个城市得到了积极推动,但仍面临资金短缺、创新不足、产品运营不力等问题。夜间经济的成功不仅依赖于需求的激发,更要依赖于创新模式的开发、商业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

戴斌也特别提到,夜间旅游面临的现实问题较为复杂。无论是现有资源的优化,还是新增投资的吸引,都可能对居民生活和原有产业结构产生冲击。因此,政府和市场、供给与需求、文化与科技之间需要更加协调的统筹和合作,才能确保夜间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夜间旅游的文化体验

夜间旅游的独特魅力不仅来自于经济效益,更来源于深刻的文化体验。戴斌强调,夜间旅游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更要通过文化的创造和生活方式的创新来提高市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巴黎的歌剧、马德里的斗牛、阿根廷的足球赛事,都是深深扎根在当地文化中的市民生活,游客的体验是建立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上的。

为了让夜间旅游更加吸引人,各地应延时开放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更多具有人文气息的小而美的文化娱乐场所。只有当市民的夜生活体验丰富,场景的品质提升,夜间旅游才能真正实现从消费引擎到文化动力的转变。

总结

夜间旅游已经不仅是一个新的消费热点,更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文化体验的强大动力。在未来,如何从顶层设计到创新驱动,再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决定夜间旅游能否持续繁荣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政府、市场、文化和科技的多方协同,才能打造出一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夜间旅游名片。